動物系統

動物系統的確在樸門生活裡扮演著重要的一環,每一種動物都有著不同的天性,如何擅加利用牠們的天性,是樸門人必須要學習的重要課題之一。而在台灣,由於土地面積不大,能夠畜養的動物有限,因此比較常看到鳥禽類的樸門動物系統案例,四隻腳的動物,如:牛、羊、豬等就少見許多。

* 飼養前的考量 *



以我們家(澳洲)的岩石層地型、沙質土,再加上水氣不充沛的各種條件來看,養任何四隻腳的動物都必須先考量:
– 我們的土地是否可以提供這些動物需要的養分 ? 如果必須向外購買大量的有機飼料,那麼這些動物長久下來就會造成我們財務上的負擔。
– 岩石層地型,種植任何作物都不容易,冬季打霜時,連草皮跟雜草都長不出來,因此我們需要的四隻腳動物必須能吃多元化的飼料和牧草,如:各式蔬菜、樹葉、牧草等
– 水氣不充沛,就代表著動物待過的區塊,若沒有妥善的管理,很容易就會沙漠化;試想,若是我們養了牛,但一直不下雨,牧草長不出來,牛隻們就會不斷啃食草根,最後導致寸草不生。
– 環境如此嚴峻,我們所選的動物除了要符合上述條件之外,如果可以提供我們多元的產出,當然更理想。

這也就是我們為何最後選擇山羊的原因,牠們不怕熱、幾乎什麼都吃不挑食、體型小不重,對土地的影響較小、亦可供給我們羊奶、羊肉等;跟豬比較起來,豬的食量是山羊的兩倍、體型較重又愛挖地,較易對土地造成沙漠化的影響,唯一的產出就是肉品。至於牛和綿羊,我們一開始就不考慮,主要就是這兩種動物只吃特定的牧草;而牛不只食量大、喝水量也大,綿羊則怕熱。

以上是我們五年來大致的動物系統心得,每個人的居家環境不同,因此在養動物時,一定要好好考量各項天氣和土地的條件,選擇最適合當地生長環境的動物,才不會造成動物不舒服、土地負擔過大和自己工作過量的情形哦 ! (by 樸門小跟班)

* Deep Litter – 動物居住環境 *

William 換工的時間快要結束了,這幾天他不斷積極地問問題,是個好學的孩子。前幾天老爺帶他去一位朋友家鏟一大車的牛羊便便回來填新的花圃,鏟著、鏟著,他忍不住問道:How do you harvest the manure of chickens and ducks? (我們如何收集雞鴨的糞肥?) 不同的設計會有不同的收集方式,我們使用的是 deep litter 的收集法,而不是像朋友家一樣,任由動物在房舍隨處大小便,一段時間後再一次處理。

所謂的 deep litter 是一種動物居住環境管理模式。在剛開始養動物時,可先在房舍裡鋪上厚厚一層 (30~50公分) 的乾草或木屑做為動物的床,隨著動物在房舍裡休息、大小便,這些乾草和木屑會吸收尿液的濕氣、並和糞便混合、分解。每隔一段時間,我們會鋪上新一層的乾草或碎紙,如此日復一日、年復一年,動物房舍裡就會形成厚厚一層的土壤。當肥沃的土壤形成後,可以一次將厚土清出,跟其他的堆肥混合,直接用在花園裡;或是直接在厚土裡種下新的作物。

鴨舍、雞籠裡的厚土,我們每隔一、兩年會清一次,每次清理時都可以看見裡頭許多的真菌絲和蚯蚓,充滿生命力;這些厚土會跟等比例的蚯蚓堆肥混合好,再堆在果樹根部,替果樹施肥。至於羊舍裡的厚土 (前身是豬舍) 已經累積近五年了,因為面積過大,老爺沒有清出的打算,而是期待著有一天我們不再養羊時,直接在這塊厚土上種植大量的南瓜、絲瓜、小黃瓜等各式瓜類,將曾經的豬、羊舍化身為生產力極高的良田 !

Deep litter 的應用很廣,像美國有名的牧草農夫 Joel Salatin 每年冬天都會將他的近百隻的牛趕進穀倉裡,每隔幾天他就會進去鋪上厚厚一層稻草和一些玉米;一整個冬天,這些牛隻腳下的稻草和牠們的屎尿混合、加上牛牛們的體溫,逐漸發酵,形成一座大型的堆肥場,間接為牛隻們提供保暖的熱氣。當冬天結束後,穀倉裡的厚土早已累積了一、兩公尺高,此時埋在裡頭的玉米也已經全部發酵,這時 Joel 會把豬仔們關進穀倉裡,讓豬仔們瘋狂地把這些發酵玉米挖出來飽餐一頓,等所有的玉米都被找著也吃掉時,這些厚土也被翻攪的差不多,Joel 就可以直接把這些厚土堆肥用在春季的菜園裡,完全是 deep litter 和動物天性完美配合的好案例 🙂

我們園區飼養的動物不多,但 deep litter 系統讓我們省去不少清鴨舍、羊舍的時間,同時透過這個系統也間接讓我們的土地更肥沃哦。


* 維持動物腸道健康 *

大家有聽過 DE – Diatomaceous earth 嗎? DE 簡單來說是石化海藻磨成的粉,含有大量約 80~90% 的 silica (矽土/二氧化矽)。

大約五、六年前我們剛開始養豬時,老爺上網搜尋天然的除寄生蟲品,發現 DE 是很多不想使用藥品的農夫會廣泛利用的天然除蟲劑。於是每天早晚我們固定在豬豬的食物裡摻入一湯匙的 DE 粉末,沒想到一個星期後的某天早上,老爺在豬舍裡、豬豬們大小便的區域發現 4、5 隻長約 20 公分的蛔蟲 ! 接下來好幾天, 豬仔們都有陸續排出長短不等的蛔蟲,可見 DE 真的可以除蟲 ! 後面兩年養豬的日子裡,我們還是固定會放 DE 粉末在豬仔的食物裡,一直到讓牠們進冰箱的那天,屠夫在檢查牠們的肝時,告訴我們這些豬仔都很健康,完全沒有寄生蟲的問題,也問我們都用哪個牌子的除蟲劑,一聽到是 DE 他整個人非常驚訝,但也再次稱讚我們的養豬之道。

改養山羊後,老爺還是習慣在牠們的食物裡固定放 DE,這幾年來,咱家四隻腳的動物們都有屠夫認証的健康的肝 ! 當然維持園區動物的健康不是只有靠 DE 而已;對於羊、鴨、雞舍的清潔老爺有著高標準,此外,我們也會固定移動動物,不讓牠們在同一個區塊待太久,規律地移動牠們也是降低感染寄生蟲機率的好方法。除了 DE 之外,我們也會在牠們的飲用水裡加入一些蘋果醋 (每三天一次) 和少量的大蒜 (一個月一次) ,可以提高牠們的免疫力。

這一、兩年來,我們也注意到 DE 逐漸出現在健康食品店裡,推崇它的營養師們認為 DE 可以維持腸道健康,所以我和老爺每週三、四次的早餐裡也會加入可食用的 DE 粉末。有興趣了解的人,可以參考一下這個網站哦:
https://www.biome.com.au/blog/diatomaceous-earth-improve-gut-health/


* 各式動物的自理清潔模式 *

這麼多年來,我們養了許多種不同的動物,每一種動物的洗澡 (或該說清潔自理?) 的方式都不同。鳥類、家禽類如鵝、雞和鴿子們的清潔方式大同小異,鴨子則是完全不用沙,只用水清理自己。豬豬們的習性是會先把自己浸泡在泥漿中,通常是牠們挖個洞,我們再把水倒進去洞裡,有時我們不在,牠們自己會把飲水槽推到洞旁邊,再把水打翻進洞裡,享受泥漿浴;接著起身再去附近的大樹下,在樹幹上使勁地磨蹭,把泥漿磨去,最後大力一甩,整隻豬乾淨無比。山羊們的清潔方式稍微不同但很相似,牠們不喜歡水,但會天天在不同的樹幹上磨啊磨,有時也會像母雞們一樣,挖個小沙坑,在沙土裡翻滾著幾圈,再去磨樹幹把沙石和身上可能有的小蟲磨去。

想來,其實生態界的動物們,不外乎就是用水、沙兩個物質做媒介來打理自己,除了有清潔的作用之外,也可以透過沙土把身上可能帶有的寄生蟲除去。版友們家裡有養什麼不同的動物嗎? 歡迎跟我們分享牠們特有的清潔方法~~