樸門廚房

樸門廚房

* 活性食物 Activated Food *

一直以來都有許多人問我:到底什麼是活性食物? 它們又要如何準備呢?

我們第一次接觸到這個名詞是讀了 Nourish Tradition (by Sally Fallon), Guts and Psychology Syndrome (by Dr. Natasha Campbell) 和 Grown & Gathered (by Lentil Purbrick and Matt Purbrick) 這三本書時,持續不斷地提到要將穀物、豆類、堅果和各式種子 “活化”,才能將其種子外層的 “植酸 Phytic Acid ” 去除掉。什麼是植酸?

“大自然裡的種子、穀物跟堅果,為了讓自己可以在野外存活到適當的時機才發芽,在種子外層產生一種自然的防禦機制,像是營養抑制劑、有(微)毒的物質等。一旦等到有足夠的雨水準備讓這些種子、作物發芽時,防禦機制才會因雨水的沖刷或浸泡而自然地減少或去除。因此,當我們浸泡種子、穀物跟堅果時,就像是在模仿下雨、準備發芽的情形,讓這層防禦機制卸下。而這層防禦的機制,除了植酸之外,還包含酵素抑制劑(enzyme inhibitor)、單寧/鞣酸(tannin)等等。”

簡而言之,我們透過浸泡、發芽或發酵,這三種廚藝裡常見的處理方式,讓吃進肚裡的各式食物退去微毒物質,也讓我們的身體更容易吸收這些食物富含的營養。

我和老爺自 2016 年底開始接觸活性食物之後,就再也回不去了 ! 活性處理過後的食物,不僅口感更有變化、更美味,也讓我們感到更健康。舉例來說,大多數的人都以為堅果泡過後,會軟軟的不好吃;但泡過的堅果,吃起來卻更香脆 ! 另外,以前有位學生來我們家參加為期一週的課程,第3、4天後終於忍不住問我如何烹煮早餐的麥片粥? 原來她本身超愛吃麥片粥,但不論用市售或有機的麥片煮,她之完之後一定會拉肚子,但在我們家連吃了幾天卻完全不會跑廁所,而且每天早上充滿活力跟著我們學習雅思和樸門。在我進而解釋為何要隔夜浸泡麥片、如何浸泡麥片跟之後的煮食過程後,她恍然大悟,從此也認真執行活化食物的各式過程。

我和老爺一天的飲食裡,常將許多食物透過發酵、浸泡和發芽使其活化。舉凡早餐吃的紅豆麥片粥、堅果、優格、法式薄餅、美式鬆餅,到午晚餐吃的糙米飯、蔾麥、酸種麵包、酸包心菜、各式發酵蔬菜、沙拉裡的各式豆芽菜、起士,甚至是飲品如康普茶、蜂蜜發酵飲和各式蜂蜜饟等等,這些看似繁複,然而一旦上手就變成日常生活的烹煮習慣,讓我和老爺的身體總是保持在最佳狀態,以應付我們園區裡繁重的體力活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