設計方法

* It depends *

每次有人問老爺跟我們樸門園區相關的設計問題時,他總是會說 “It depends 這要看狀況 “,往往把問話者搞得一頭霧水,想說他是不想回答、還是不知道答案、或是喜歡賣關子? 舉例來說,上週 Mia 問他我們多久採收一次蜂蜜? 他立刻回:It depends,進而解釋他考量的點,如:

– 今年水氣多嗎?
– 園區花開得茂盛嗎?
– 蜜蜂有分群了嗎? 整體蜂群數量有上升嗎?
– 最近兩週白天氣溫高嗎?
– 我們有需要蜂蜜嗎?

透過這些問題去分析我們是否要進行採蜜。這麼多年來,我們學到一個很重要的課題:任何事情都沒有書上形容的簡單,在執行前除了觀察再分析之外,一旦執行後也應有心理準備,隨時要做更改及調整。套句 Tom Kendall 老師說的話:A living system is a changing system. 一個活的(生態)系統就是一個不斷改變的體系。也因此園區的大小事,我和老爺常常都需要去觀察並討論是否需要做改進。

從小在台灣唸書時,總是被教導不要問問題,把答案背起來就好,也就養成制式化的思考:1 + 1 = 2,很少去思考:1 + 1 是否有大於或小於 2 的可能性。後來去英國唸書時的第二個月,就在課堂上被某個教授狠狠地點醒,他對我說:我知道你們的教育體系是不鼓勵問問題,總是期望老師給答案;但你都已經花大錢、鼓起勇氣出國唸書了,是不是該把這樣的學習模式給拋棄? 不然就留在台灣就好了不是嗎? 從那時開始,我漸漸地學會了思考和分析,不再接受單一的答案,並常常對疑惑點提出問題。這樣的思考模式後來在我們的樸門生活裡格外重要,尤其面對老爺這樣一個愛問問題的人 (他最喜歡的問句開頭就是 why,有一次把我煩到禁止他用 why 問我問題三天,不然沒有蛋糕吃),每一次的問句都是思考的原點,進而將可能的解決方法分析出來。

下次問樸門人問題的時候,別再預期得到單一的答案啦~~

* 付出、產值和需求 *

今天早上老爺和大家分享家裡這幾年動物系統的心路歷程,從養豬到養羊、養雞到養鴨,順應著氣候和土壤的變化,我們也隨時改變我們的動物系統。

Charlotte 接著問我說,她回台灣後想在自家的芒果園養鵝,但鵝的下蛋量較低該如何是好? 我直接回問她:你想要的是鵝吃草的付出,還是鵝蛋的產值? 鵝跟雞、鴨比起來,吃的草量較多,在小型果園裡是很棒的除草機;但跟雞、鴨比起來,鵝蛋的產出的確低很多。因此,Charlotte 在這個問題上,應該要先問自己:我比較想要什麼? 不想週週辛苦除草,就養鵝,有蛋吃就是附加價值;不想辛苦除草又想有蛋的產值,那就鵝配雞或鵝配鴨一起養,這樣兩個目的都可以滿足。

在樸門的系統裡,我們常常都要問自己:做這件事的付出、產值和需求各是什麼? 這不光只是在動物或作物設計上實用,在其他層面也都可以應用。比方說,前幾天肉攤大叔來送肉,聽到我們家目前收了四個換工,立刻露出不可置信的表情;他認為目前的肉價、菜價漲那麼高,我們家的菜量又少、乾災也沒有減緩的趨勢,收這麼多換工划算嗎?

的確,這兩週光買有機的各式食品就花了我們 $300 澳幣,是我們在園區產量低、旱災導致食物漲價時,收換工所必須要付出的金錢成本,這當然不包含老爺帶著他們做事和我每天煮飯的勞力付出;但四位好換工的產值不容小 覷 。比如說今天一個早上不到兩小時的時光,他們和老爺就把第二水塘的防水布鋪好、覆蓋上足夠的石頭,也把遮蔭的木頭都排放完成;若只有我和老爺兩個人做,或許會花上我們一整天的時間。兩相比較下來,4 + 1 的產值很划算。

當然在計算付出、產值的過程,也不可忽略需求。飼養任何動物前都應該仔細思考牠們的特性、提供最適當的生活環境給牠們,才能讓牠們在開心做自己的同時,在系統中創造最大的產值。如養成雙成對的動物,讓牠們能互相陪伴;提供足夠的空間讓山羊們跑跳蹦;確保鴨跟鵝的居住空間有小水塘,讓牠們能隨時清理鼻腔和羽毛等。至於換工的需求? 我想就是餐餐美食、充足的休息、每日三餐無限的樸門問題時間和家裡提供大量的樸門影片、音樂和書籍,都是能確保換工身心靈富足、長保開心的好方法喲~

前兩天有位學生問我說秀明農法跟樸門的差別在哪裡 ?

我認為樸門跟其他有機農法 (秀明、自然、有機、BD 等) 最大差異在於:有機農法是一種種植方式,但樸門不侷限於農作,是一種生活態度和整個生活的設計系統,種食物只是其中一環而已。在樸門小簡一書中有提到,如果你已經在做如:常使用大眾交通工具或腳踏車,不常開車、購買任何物品和食物都會思考它的來源和對地球的影響、珍惜所有物品、常與人分享資源、重覆使用物品或做好回收、支持自然保育等上述任何一件事,基本上就有樸門的精神了。這些都是生活層面上可以實踐樸門的好方法,而針對種植的部分,我認為有下面這些較顯著的差異。

現今有些有機農場還是以單一作物、但作物輪種的農耕方式為主,意思是說整片農場可能只種同一種作物,在特定時節或季節交換時輪流種植其他作物,讓土壤地力恢復和避免疾病產生。以我們一位種植有機包心菜的農夫朋友來說,他們家耕地達 500 公頃,有足夠的土地輪種;他們妥善將土地劃分成 50 塊,一年四季都可產出每月近 10~12 噸的包心菜,每塊土地在休耕時都種約 10 種不同的綠肥作物 (不收割,全都翻進土壤裡增加地肥),但老實說這 500 公頃的地,某種程度上來說,是所謂的 ecological desert (生態沙漠), 除了綠肥和包心菜之外,就沒有其他任何作物、連果樹也沒有。這樣的有機種植法跟樸門強調的多樣性種植,如一片食物森林裡會種 50 種以上的果樹 (如之前推薦的樸門電影 Permaculture Orchard 裡的多樣化果園就是個好例子)、或一片耕地裡會種至少 10~20 種作物的規劃是不同的,樸門的農法相較之下比較像天然的生態系,讓不同的作物形成互惠的串聯。

另外一個大差別是在於農業機具上的使用。雖然我不清楚台灣的秀明農場運作為何,但以澳洲另一個受歡迎的 biodynamic 農法 (台灣譯為 BD 農法) 來說,他們的耕種方式跟有機農法差不多,強調的是不使用任何農藥和化肥,妥善利用動物和大自然產出的素材做肥料,但不限制大型農業機具的使用。但在樸門裡,因為這些大型農機具都必須要用到汽油,而汽油是造成暖化的元兇之一,所以在樸門農場裡是推廣不翻土、不使用收割機等大型農業機械、器具,強調石化能源低用量的策略,進而善用動物天性或天然資源達到農作事務的成效。